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苏鲁造山带东段新生代两阶段剥露事件的磷灰石(U-Th)/He热年代学证据  ( EI收录)  

Apatite(U-Th)/He Thermochronology Evidence for Two Cenozoic Denudation Events in Eastern Part of Sulu Orogenic Bel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旭[1,2,3] 吴林[2] Marc Jolivet[4] 李长安[3] 刘海金[5]

Lin Xu;Wu Lin;Marc Jolivet;Li Chang’an;Liu Haijin(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276005,China;Ar-Ar and(U-Th)/He Geochronology Laboratory,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8,China;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France University I Rennes,Rennes 35042,France;School of Earth Sciences,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276005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Ar-Ar与(U-Th)/He年代学实验室,北京100029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8 [4]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法国雷恩35042 [5]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出  处:《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97221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9JJ40198)。

年  份:2022

卷  号:47

期  号:4

起止页码:1162-1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苏鲁造山带位于华北和华南板块之间,是中国东部最显著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约束其新生代剥露过程对于理解中国东部盆山格局分布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封闭温度较低,能更准确地约束上地壳地质体的剥露过程.利用磷灰石(U-Th)/He方法,对苏鲁造山带东部的多福山和锯齿山开展研究.磷灰石(U-Th)/He年龄-高程和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多福山和锯齿山在早-中始新世(54~43 Ma)和渐新世(35~27 Ma)发生剥露.这与苏鲁造山带西段的剥露时间同步.结合区域内已报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造山带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影响,在早新生代出现广泛的阶段性剥露过程,从而奠定了中国东部的盆山分布格局.

关 键 词:苏鲁造山带 磷灰石 隆升  (U-Th)/He热年代学  构造  

分 类 号:P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