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数字政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璜[1,2,3,4] 谢思娴[1] 姚清晨[1] 曾渝[1,2,3] 张权[2,3,4,5] 云美丽[1] 张唯一[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3]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4]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100871 [5]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电子政务》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信息能力结构框架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BZZ091);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学术团队建设重点支持项目“数字治理研究”(项目编号:TDXM202102)。

年  份:2022

期  号:4

起止页码:2-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政府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协同的数字化支持,将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方向。基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挑战,指出当前实践中的纵向、横向、内外、虚实协同困境制约着数字政府治理效能的有效释放。结合系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归纳出行政式、市场式、网络式和“赛博格”模式等四种理想的协同范型,其中“赛博格”模式代表着数字化对治理协同场景的完全“嵌入”,而各种具体的协同场景是这四种模式的“拼盘”。当前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从方法上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即围绕基于数字化提升协同能力一个核心目标,形成“协同数字化”和“数字化协同”两条基本路径,面向决策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三类协同场景,实现空间聚合、多元参与、无缝沟通、工具集成四种系统功能,呈现开放、平行、敏捷、穿透、迭代五大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立足多样化的治理场景,聚焦多省市典型案例的特征,将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的实践模式划分为统合模式、开放模式、直连模式及联动模式。最后分别从战略、制度、方法和技术层面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数字政府 数字化转型  协同治理 数字化协同  协同数字化  赛博格  

分 类 号:D6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