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性及其传承机制——从民俗·艺术·规约三维度立论
Study on the Ethin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Mechanism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Dimensions of Folklore,Art and Conven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ANG Peng;LIU Lüho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2]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3]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全和完善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体制机制研究”(16XDJ-025)。
年 份:2022
期 号:2
起止页码:127-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普通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带有特定地域惯习的文化印记。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有不同的地域所属、民族所依,但作为各地区民族精神特质与心理结构的承载体,它们都兼具特定地域的民俗性、民间审美的艺术性与道德信仰的规约性。民俗性指向非遗的特定地域归属,艺术性规定了非遗的外现表达形式与特定地域的民族审美,规约性折射出特定地域民族浓郁的乡土文明。站在“文化复兴铸魂民族复兴”的历史高点,应推进各地“文化记忆”整理及数字化工程,强化地域民俗挖掘与保护;建构“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机制与非遗再生机制,推动非遗“文化力”向“市场力”的转变;建立传统村落归档机制,守护乡土规约、留住乡土文明。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机制 民族特性 文化记忆 乡土文明
分 类 号:G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