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EN Xia;WANG Peng;WANG Wei-pan;WANG Sheng-yan;XIE Rui;WANG Yong-ping;JI Chang-hu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29,China;Key Laboratory of Ocean Space Resource Management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2,China;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Regulation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on Shallow Lak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Yangtze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Taizhou Yinjiang Canal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225321,Jiangsu,China;Taizho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225300,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9 [2]自然资源部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 [3]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4]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98 [5]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江苏泰州225321 [6]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泰州分局,江苏泰州225300
基 金:自然资源部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2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40209);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804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Y220011)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792-8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滨海盐沼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以及缓慢的有机质降解速率使其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对其净固碳能力开展定量化研究对于制定我国增汇减排政策、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湿地净碳汇量的观测手段、计算思路及预测方法众多,导致各种研究成果的可比性不高。从碳通量原位观测、碳收支过程测定、土壤碳储量变化、碳循环过程模拟等角度出发,对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各类方法优缺点、剖析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滨海盐沼净固碳能力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理,结合卫星遥感技术,构建碳源/汇过程模型,将碳通量观测及碳收支测量数据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和校验,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盐沼生态系统碳收支模拟,是定量评估滨海盐沼净碳汇能力的发展趋势和有效途径。
关 键 词:滨海盐沼 碳通量 碳收支 土壤碳储量 碳循环模拟 净碳汇能力
分 类 号:X1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