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源类型对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影响研究    

Effect of carbon sources on performance of ultra short sludge-retention-time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邵宇婷[1] 章改[1] 王悦[1] 刘国华[1] 范海涛[1,2] 王洪臣[1] 徐相龙[1] 张景炳[1] 姜昭[1]

SHAO Yuting;ZHANG Gai;WANG Yue;LIU Guohua;FAN Haitao;WANG Hongchen;XU Xianglong;ZHANG Jingbing;JIANG Zhao(Low-carbon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Environment&Natural Resourc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Shine Water Limited Company,Beijing 100097)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2]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北京100097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102-003)。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35-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由于可以同时实现污水中碳磷的快速分离,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在降低能耗与资源回收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不同进水碳源(乙酸钠、丙酸钠、葡萄糖、生活污水)条件下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性质、碳磷分离规律与分离机制、微生物动力学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生活污水相比,由单一碳源所培养超短泥龄活性污泥浓度较低,活性较高,但乙酸钠与丙酸钠培养活性污泥处于微膨胀状态.不同碳源培养系统中COD的去除性能并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悬浮物,COD去除性能弱于单一碳源培养系统.不同碳源培养系统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乙酸钠与丙酸钠基本依靠生物效应除磷,但生物效应无法实现高效除磷,葡萄糖与生活污水培养系统均同时依靠生物效应与EPS吸附效应除磷,不同碳源培养系统除磷效率排序为:葡萄糖>生活污水>丙酸钠>乙酸钠.研究同时发现,碳源分子量越小,培养系统中活性污泥生物活性越高,异养菌生长与衰减系数越高.

关 键 词:碳源 超短泥龄活性污泥系统  系统性能 动力学参数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