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NIE Baisheng;MA Yankun;HE Xueqiu;ZHAO Dan;LIU Xianfeng;DENG Bozhi;LI Xiangchun;MENG Junqing;SONG Dazhao(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e Disaster Dynamics and Control,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School of Emergency&Safet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ing and Clean Utilization,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School of Civil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安全学院,重庆400044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 [4]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7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09kz03);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资助项目(W02020049);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清洁能源人才计划”(201902720011)。
年 份:2022
卷 号:51
期 号:2
起止页码:207-2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进一步研究煤孔隙结构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低温CO_(2)吸附法、低温N_(2)吸附法、压汞法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方法,对8种不同瓦斯赋存条件下煤样全孔径(0.35~11000 nm)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煤样的开孔纳米孔隙(直径≤100 nm)占总孔容最高达92.7%,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98%以上;SAXS测试对应孔隙范围内,闭孔孔隙比例占总孔容6.2%~80.9%,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22.9%~87.5%.建立了煤体失稳条件下的孔隙破坏模型,分析了含瓦斯煤纳米孔隙结构破坏和骨架微破裂的条件,描述了微观上煤体的3种微观破坏现象:闭孔孔隙在采掘扰动下薄弱位置发生破坏导致高压瓦斯气体膨胀喷出造成的“闭孔微气爆”;开孔孔隙的非均匀及其受载的非均衡性以及瓦斯流动对多孔汇聚的孔隙喉道产生作用造成的“纳米开孔微损伤”;受采掘扰动或孔隙破坏瓦斯能量作用下的煤体骨架“微破裂”.由此提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微观机制,并阐述了突出过程的4个阶段,即:在突出准备阶段,采掘扰动诱发3种微破坏同步或次序发生,产生复合连锁效应,导致突出能量积聚且阻力降低;当释放的瓦斯汇聚和应力共同产生的能量突破了突出屏障区域煤体的约束,突出就会发生;微破坏范围的扩大及其复合连锁的持续性推动了突出的发展;微破坏的减弱和能量供给的减少、突出路径阻力增大使得突出终止.基于突出发生的微观机制对突出过程中声音预兆、爆破诱导突出、延时突出和低指标突出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 键 词:煤与瓦斯突出 纳米孔 闭孔 微气爆 突出微观机理
分 类 号:TD7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