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N Yuchang;DENG Chenglong;WU Ping;LIN Xi;ZHENG Peixuan;AN Junxiu(College of Psychology,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China;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AL 35487,USA;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ngdu 610225,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都610066 [2]阿拉巴马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35401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成都610025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21BSH01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YJA880023);2019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SC19EZD052);四川师范大学“双重”培育项目(2021-SZPY-04)。
年 份:2022
卷 号:30
期 号:5
起止页码:1062-10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PUBME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Emoji是一种从最初模仿挪用日式动漫符号,到后来日益扩展其使用范围的图像符号体系。自从1999年Shegetaka Kurita创造Emoji以来, Emoji不断获得充实和发展,目前已成为数字交流中代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线索的主要形式,并成为全球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Emoji本身具有有趣、形象、生动和幽默等特点,在网络交流中具有表达情感、加强表达、改变语气、维持或增进人际关系等功能。同时,其使用会受到性别、文化、语境和平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随着Emoji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至网络交流之外的心理测量、商业营销、法律判决以及情感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进一步探索Emoji在网络交流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2)加大对Emoji在其他领域中应用情况的进一步研究;(3)更加深入探索Emoji的神经生理机制;(4)从认知加工角度来探讨Emoji在网络交流中的积极效果。
关 键 词:Emoji 网络交流 作用 影响因素 应用范围
分 类 号:B849] C91[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