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时空特征、空间聚类与治理策略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Spatial Clustering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传峰[1,2] 宋府霖[1] 滕敏敏[3]

HAN Chuanfeng;SONG FuLin;TENG Minmi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Think-Tank,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上海200092 [3]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0

出  处:《华东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企业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与激励策略:企业社会责任视角”(71972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系统生态演化机理与韧性提升策略”(71874123);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人工智能赋能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19DZ1209202)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5

起止页码:24-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系统聚类、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聚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了“低者恒低、高者恒高”的局部空间格局;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核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单极”现象,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形成5个聚类,分类结果打破传统时空界限,呈现分散、跨域等特征;影响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决定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其中,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的交互因子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起主导作用,包含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的关键交互因子对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更显著的空间叠加效应。

关 键 词:长三角 碳达峰  时空演变  核密度估计 空间聚类

分 类 号:F127] F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