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花江下游滨岸带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 EI收录)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Rhizosphere Soil of Typical Vegetation in the Riparian Zone Along the Downstream of Songhua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露莹[1] 孙慧珍[1] 杨雪[1]

WANG Lu-ying;SUN Hui-zhen;YANG Xue(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Center for Ecological Research,School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9CP14,2572018B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666)。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2182-2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分析松花江典型植被(芦苇、白杨、松江柳和修氏苔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差异,辨识不同类型植被修复受损滨岸带生境的潜力,为松花江受损滨岸带生境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使用Illumina MiSeq PE300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松花江下游滨岸带的4种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进行测序,分析不同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苇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Ace、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白杨(P<0.05),与松江柳和修氏苔草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主坐标轴分析和ANOSIM组间差异检验表明,白杨与其它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松江柳、修氏苔草和芦苇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近.4种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共划分为38个菌门,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各样地共有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的相对丰度均超过1%.4种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包括6类一级代谢通路,43类二级代谢通路,其中主要的二级代谢通路(功能基因序列相对丰度>1%)包括14类.碳氮比、土壤pH和有机碳为影响不同植被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由此可见,不同植被在修复滨岸带生境中的效果具有一定差异,湿地植被(松江柳和修氏苔草)有利于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提高和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关 键 词:松花江  植被类型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分 类 号: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