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蓝藻越冬期湖湾沉积物磷吸附特征和释放风险  ( EI收录)  

Phosphorus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oss Risk in Sediments of Lake Bay During the Overwinter Period of Cyano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靳郑海[1] 凃成琪[1] 王书航[2] 陈俊伊[2] 卢昶雨[3] 黄威[1]

JIN Zheng-hai;TU Cheng-qi;WANG Shu-hang;CHEN Jun-yi;LU Chang-yu;HUANG Wei(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Lake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ed Utilization&Development of Water Recourse,School of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12 [3]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3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000024);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杨帆计划项目(20YF14003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1976-19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越冬过程是蓝藻暴发的前置阶段,该时期沉积物内源磷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磷源之一.在调查藻型湖湾蓝藻越冬两个时期(休眠期和复苏期)水质和沉积物污染物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沉积物磷吸附特征,阐明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两个时期湖湾基本为中度富营养水平,并且水质和沉积物氮磷污染较为严重,越冬期叶绿素a含量(Chl-a)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修正后的Langmuir模型能分别较好地描述沉积物对磷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沉积物理论磷最大吸附量(Q_(max))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规律,最高可达1.648 mg·g^(-1),且底层对磷的吸附速率较高,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常数达6.292 g·(mg·min)^(-1),其吸附参数(Q_(max)、NAP和EPC_(0))主要受沉积物自身理化性质和湖体营养水平影响.休眠期沉积物主要扮演着磷汇角色,而复苏期部分沉积物扮演着磷源角色,存在较高的内源磷释放的风险.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蓝藻休眠期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复苏期,且部分具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门类相对丰度较高.

关 键 词:蓝藻 沉积物 磷 释放  微生物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