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Chunhong;XU Chenghua;YU Tian;LIU Gang;ZHANG Yaping;HONG Yarnin(Key Laboratory of Thermal Conversion and Control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Southea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Jiangsu Nanjing Geo-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Nanjing 210041,China)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2]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南京21004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126);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开放基金(KF2018002)。
年 份:2022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78-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以2-4环PAH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热脱附温度、时间以及PAHs自身结构对热脱附效果的影响,简要分析了热脱附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评估了管式炉热脱附的能耗。结果表明:低环PAHs的脱附率随着脱附温度的升高、脱附时间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在脱附温度为300℃、脱附30 min条件下,2环PAHs(2R-PAHs)被完全去除,3环PAHs(3R-PAHs)和4环PAHs(4R-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93.22%和83.85%。PAHs各组分满足修复目标DB11/T 811—2011《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标准的优选条件,具体如下:萘(Nap)在脱附温度为100℃、脱附10 min时修复达标;菲(Phe)和蒽(Ant)修复达标条件分别为250℃、30 min和150℃、60 min;荧蒽(Fla)和芘(Pyr)土壤残留量基本均高于标准筛选值,需进一步调整热脱附工况参数,或辅助添加改性剂协同修复以降低成本。热脱附后土壤粗颗粒比例减小,与扫描电镜中大颗粒破碎为小颗粒现象相符。该结果可为热脱附技术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异位热脱附 低环PAHs 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