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自体骨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于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修复的随机对照研究
Autogenous bone combined with PRF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osseous defect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after impacted third molar tooth extra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Qing;WANG Huihui;HUA Hongfei;ZHANG Ting;XIAO Guoxiu;XU B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200240
基 金: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基金(2019MW03)。
年 份:2022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100-1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通过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与自体骨混合,研究其对促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全血离心制备PRF,利用超声骨刀取自拔牙术区周围外斜线的自体骨,实验组为PRF混合自体骨,将两者混合置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的牙槽窝内,随后覆盖PRF膜,严密缝合。对照组为单纯去骨拔牙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定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变化以评价远中骨再生效果;通过临床术后症状严重度评定量表(postoperative sympotom severity scale,PoSSe)评价术后症状的严重程度;测定术后3、6个月时下颌第二磨牙远端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等以评价牙周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ODD在术后3、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相对术前比较,实验组ODD平均减少3.99 mm,对照组平均减少2.77 mm;术后6个月相对术前比较,实验组平均减少4.22 mm,对照组平均减少3.47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PD、AL的比较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与对照组PD和AL的比较中,术后6个月相较于术后3个月的PD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较于术前,2组PD、AL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可能存在术后反应更大、术后的不适症状更多的情况,在感觉、疼痛等方面,实验组相对劣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与放射学评价证实,PRF联合自体骨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的骨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 键 词:自体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缺损 阻生齿拔除
分 类 号:R782[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