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遵循及路径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Values,Principles and Path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I Peng;WU Nengbiao;WANG Jinjun(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Research Centre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务处,重庆400715 [2]西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 金: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林人才思政教育与‘大国三农’教育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项目负责人:易鹏;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加强和改进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01005),项目负责人:易鹏。
年 份:2022
卷 号:48
期 号:3
起止页码:7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构建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新农科建设涉及众多领域,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对于履行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使命、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知农爱农为农素养相融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应当遵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和当然”的基本理路,并借鉴参考农业生产中环境分析、品种选择、耕种栽培、包装加工、产品销售的五步流程范式,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和原生内容中梳理育人元素,从而在源头上实现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的“天然”融合。此外,还需注重把握有与无、多与少、正与反、融与分四重关系,在教书与育人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协调适中,从而实现最佳的课程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一门具体农科专业课程而言,可以按照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结果评价的实施路径,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新开发和重构。
关 键 词:高等农业教育 新农科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农业人才培养 课程育人
分 类 号: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