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综合模型法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通性    

Application of the least cost distance model and the circuit theory model in the evalu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connectivit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钰茹[1,2] 吴晶晶[3] 毕晓丽[1] 栗云召[4] 肖鲁湘[4]

WU Yuru;WU Jingjing;BI Xiaoli;LI Yunzhao;XIAO Luxiang(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Yantai 264003,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1400,China;China Digital Cities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665,China;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0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1400 [3]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510665 [4]鲁东大学,烟台264003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468);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9YFD09007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D013)。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1315-13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景观连通性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重要表征。连通性的评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规划有重要意义。综合常用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模型,即最小耗费距离模型与电路理论模型,根据生态网络构建的一般范式,采取两种不同阻力面赋值方案,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景观连通性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工作性能、分析尺度等。结果表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能够识别最优生态廊道,为景观连通性评估提供基本模式。电路理论则能扩展到潜在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点的量化识别,能确定具有生态功能的"夹点"和障碍区的空间位置。综合两种模型,可以量化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通性,空间化三角洲湿地保护恢复的管理目标,即潜在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和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关 键 词: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电路理论 景观连通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分 类 号:P90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