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三角地区臭氧来源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zon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婉莹[1,2] 陈懿昂[1,2] 褚旸晰[3] 张金谱[4] 洗超凡[5] 林常青[2] 冯志雄[1,2] 陆兴成[1,2]

CHEN Wanying;CHEN Yiang;CHU Yangxi;ZHANG Jinpu;XI Chaofan;LIN Changqing;FUNG Jimmy C.H.;LU Xingcheng(Guangzhou HKUST Fok Ying Tung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511458;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ng Kong SAR 999077;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Guang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Guangzhou 510006;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

机构地区:[1]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州511458 [2]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999077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4]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510006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07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0213903)。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293-3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WRF/CAMx模型及臭氧源解析技术(OSAT)模块研究珠三角地区臭氧季节性时空分布特征,对不同污染天气型下的臭氧来源进行解析,评估珠三角各城市臭氧暴露水平,并探究如何根据实际天气状况为不同城市提出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臭氧浓度遵循夏秋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所有季节中,珠三角地区以外的污染源始终具有最显著的贡献,其平均贡献为76.4%.移动源、面源和植物排放源是三大珠三角内源.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春夏季有明显的区域输送贡献较高的季节性特征,其贡献率分别为16.0%(19.1μg·m^(-3))和23.0%(31.8μg·m^(-3)).此外,在冷高压出海、均压场、副热带高压的特殊气象条件下,臭氧浓度均有所增加,相较年平均浓度,增幅分别为48.2%、89.3%、42.5%.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来自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区域输送贡献浓度明显增加,尤其是肇庆和广州,相较于月平均贡献,增幅分别为+96.0%和+52.3%.由于冷高压场的风速及风向的改变,本地源的贡献浓度比月平均有所增加,增幅为49.0%.人均臭氧暴露水平表明珠三角地区人群实际生活在比空间加权更高臭氧浓度的环境中,尤其在副热带高压和均压场控制下的污染事件对健康的威胁更大.建议珠三角地区强化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减排,并结合气象条件实施精细化污染源排放管控;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降低人口密集区的臭氧污染水平.

关 键 词:臭氧 珠三角地区  季节特征  天气类型  源解析 臭氧暴露水平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