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HY-LM”的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综合识别研究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eco-corridors and eco-nodes based on principle of hydrological analysis and Linkage Mapp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EI Baojing;SU Jie;HU Xijun;XU Kaiheng;ZHU Manle;LIU Luyun(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Hunan Big Dat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Landscape Resources,Institute of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Ecology,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China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120,China)
机构地区:[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长沙410004 [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 [3]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363);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CX2020070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CX20201016);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资助(湘教通[2018]469号)。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7
起止页码:2995-30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传统的生态网络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多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最小费用路径作为生态廊道,并人工判别生态节点,这种方式缺少对生态过程中能量流、信息流等交换过程的考虑,导致生态网络在结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以上杭县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为主要生态源地,从陆生动物迁移特征出发选取土地覆被类型、距道路距离、地形起伏度、坡度、距水域距离、NDVI植被指数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利用熵权法获得权重加权叠加生成综合阻力面,运用水文分析原理Hydrology(HY)和Linkage Mapper工具箱(LM)中电路理论等方法综合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运用重力模型对生态廊道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对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划分等级。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LM方法共提取187条生态廊道,生态夹点52个,生态障碍点55个,基于HY方法共提取生态廊道240条,生态节点133个;(2)LM和HY提取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行叠加,共提取生态廊道197条,辐射道30条,生态节点283个;(3)运用重力模型提取关键生态廊道103条(含辐射道30条),一般生态廊道124条,同时判别关键生态节点97个,一般生态节点186个,关键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主要集中在高阻力和较高阻力值集中的区域,关键生态节点多分布在生态源地周围;(4)对关键生态廊道、关键生态节点缓冲区所在区域土地覆被类型构成进行分析,森林、耕地和草地等土地覆被类型占比具有绝对优势,并从生态连通性和生境质量角度针对各土地覆被类型提出了优化及生态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网络安全格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态廊道 生态节点 水文分析原理(HY) Linkage Mapper(LM) 电路理论 上杭县
分 类 号:P90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