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磁耦合Mn^(2+)-Mn^(2+)离子对发光行为研究进展  ( EI收录)  

Progress of Luminescent Behaviors of Mn^(2+)-Mn^(2+) Pair with Magnetic Coupling Intera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兴路[1] 宋恩海[1] 邹炳锁[2] 叶柿[1]

ZHU Xing-lu;SONG En-hai;ZOU Bing-suo;YE Sh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and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iber Laser Materials and Applied Techniques,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Guangxi Key Lab of Processing for Non-ferrous Metals and Featured Materials, 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s and Material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1 [2]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4

出  处:《发光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2104)资助项目。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482-5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过渡金属Mn^(2+)掺杂的半导体/绝缘体作为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Mn^(2+)离子具有5个未成对的d电子,掺杂在发光材料中通常具有高自旋态,其容易与近邻的Mn^(2+)离子发生交换或超交换作用即磁相互作用。此类相互作用可在分子尺度下对电子自旋产生很强的束缚能力,使得磁耦合Mn^(2+)-Mn^(2+)离子对的发光行为不同于孤立Mn^(2+)离子的发光行为,如荧光寿命变短、异常的发射波长红移/蓝移、多峰发射以及异常的磁光现象等。但由于受到浓度猝灭、缺陷、声子耦合、能量传递、与半导体激子的sp-d交换作用等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测试技术的限制,对Mn^(2+)-Mn^(2+)离子间磁相互作用的确认及其对发光行为的影响仍存在较多争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一些新的表征手段如光磁测量技术的引入,上述问题可以得到部分解决。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过渡金属离子磁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理论基础;然后综述Mn^(2+)-Mn^(2+)离子间磁相互作用对其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和磁光效应的影响,并着重比较探讨了能证明Mn^(2+)-Mn^(2+)磁相互作用的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的不同技术手段;最后进行总结并对此类材料在LED器件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Mn^(2+)  磁相互作用 发光

分 类 号:O48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