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极樊尚湾大陆架mCDW入侵影响下的水体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Evolution of water stru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CDW intrus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Vincennes Bay,Antarctic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g Lingqiao;Ye Wenjun;Zhang Chunling;Hu Song;Li Bingrui(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Center for Polar Research,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Shanghai 200136,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系,上海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 [3]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4]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013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012)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5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象海豹CTD观测到的2012年3—10月南极樊尚湾海域的温盐剖面数据,研究结冰期该海域陆架区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入侵影响下的水体结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从湾口到湾最内侧的深层都存在显著的mCDW入侵。结冰过程中来自海表的冷却和析盐作用从上方向海洋内部延伸,而到6月中旬湾最内侧的400 dbar以深层结依然没被打破。湾最内部的西侧冰架前缘C区域和沿岸冰间湖D区域具有不同的水体结构特征。结冰初期,C区域的300~600 dbar深度范围内持续存在冰架水(ISW),其上下都出现θ>–1.7℃的高温核,说明mCDW携带的热量可能致使该深度范围内冰架融化。D区域海水热含量明显高于C区域,可知mCDW携带更多热量进入D区域。另外,结冰后期(9—10月)冰间湖区域水体特性垂向趋于一致,直接反映深对流的存在,致使高密度陆架水的产生和积累。
关 键 词:变性绕极深层水 冰架水 冰间湖 水体结构演变 南极 樊尚湾
分 类 号:P941.61[地理科学类] P7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