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获卵数及可移植囊胚数与PGT-M/PGT-SR助孕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between numbers of oocytes retrieved and transplantable blastocysts and 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in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cycles for monogenic disorders and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鑫[1,2] 徐鸿毅[1,2,3] 张鑫[1,2] 邓锴[1,2,4] 张昌军[1,2,4]

CHEN Xin;XU Hong-yi;ZHANG Xin;DENG Kai;ZHANG Chang-jun(Reproductive Medicine Center,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Hubei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Shiyan 442000;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lege,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十堰442000 [2]湖北省生殖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十堰442000 [3]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十堰442000 [4]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十堰442000

出  处:《生殖医学杂志》

基  金:湖北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020CFA021)。

年  份:2022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468-4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在单基因疾病和染色体结构重排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周期中,累积活产率与获卵数、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单基因疾病或染色体结构重排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助孕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通过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7(268对夫妇)个周期,其中54个周期(17.59%)为单基因病检测(PGT-M)周期,253个周期(82.41%)为染色体重排检测(PGT-SR)周期。39对夫妇由于初个取卵周期无可用胚胎或者未获得活产而接受了第2或第3个取卵周期。女方平均年龄为(30.14±4.16)岁。校正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后对患者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分别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概率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获卵数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的概率显著相关[RR=1.108,95%CI(0.976,1.227),P=0.000],随着获卵数的增多,可移植囊胚率逐渐增加;同样,每周期可活检囊胚数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的概率显著相关[RR=1.155,95%CI(0.994,1.242),P=0.000],随着可活检囊胚数的增加,有可移植囊胚率逐渐增加。获卵数[OR=1.041,95%CI(0.883,1.211),P=0.014]和可移植囊胚数[OR=1.276,95%CI(1.111,1.409),P=0.042]对累积活产率有显著影响,在获卵数<10个时,随着获卵数的增加,累积活产率逐渐增加,最高可达83.33%;当获卵数≥10个时,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结论PGT-M/PGT-SR助孕周期中,累积活产率随着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每周期获卵数≥10个时,患者的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不再增加。

关 键 词:获卵数 可移植囊胚数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累积活产率  

分 类 号:R71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