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嫩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足迹估算
Estim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Farmland under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Methods in Songnen Pl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AO Xiaoyu;WANG Xiaojun;GAO Hongsheng;MAO Mingyan;SUN Lei;MA Xingzhu;ZHOU Baoku;CHI Fengqin;LI Weiqun(Heilongjiang Academy of Black Soi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Harbin 150086,P.R.China;Hengshui Garden Center,Hengshui 053000,P.R.China;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he Ten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Beitun 836007,P.R.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2]衡水市园林中心,河北衡水053000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北屯836007
基 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13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503-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效、绿色现代农业示范项目(TGY-2020-37)。
年 份:2022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318-3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明确松嫩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特征,对于制订本地区固碳减排策略、发展低碳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基于松嫩平原黑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大豆-玉米-玉米典型轮作模式下,2013—2015年监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不还田旋耕CK、秸秆深施还田DSR、秸秆覆盖免耕SC)农田N_(2)O和CH_(4)排放变化,利用生命周期法估算农资投入和田间操作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分析碳足迹特征。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不影响土壤N_(2)O和CH_(4)排放。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氮肥生产、磷肥生产和田间耕作是影响农田碳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占农田碳足迹总量的90%左右。2013—2015年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农田碳足迹最低,较秸秆不还田旋耕和秸秆深施还田处理分别降低4.5%和5.1%,原因是秸秆覆盖免耕措施减少机械燃油产生的碳排放。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可以提高大豆和玉米产量,平均分别增产5.1%和5.5%。综合而言,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体系下,秸秆覆盖免耕可以降低农田碳足迹并可提高大豆、玉米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温室气体排放 碳足迹 黑土 松嫩平原
分 类 号:S153] X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