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外译的多模态语用策略    

Multimodal Pragmatic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igital Er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莫爱屏[1] 李蜜[2]

MO Aiping;LI Mi(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 510420,China;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Guangzhou,Guangdong 51043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广州市510420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贸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430

出  处:《外语电化教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外译的语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BYY05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的多模态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1YJC74002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18WZDXM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21

期  号:6

起止页码:68-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文化外译的文本意义由多模态符号和语言符号共同构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由"语言-语境-交互者"转换成"交际者-模态-语境"的语用翻译三元互动模式,出现了"语言"符号与其他模态之间的"主体之争"、语言转换者与多模态转换者的"身份之惑"、数字化认知倾向与数字虚拟空间等的"语境之变"。文化外译因而具有了迥异于话语翻译的多模态语用策略。本研究基于对《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交互文本语料的分析发现:对多模态翻译文本模态间性的处理策略(如"扩展-详述""扩展-延伸""扩展-增强"等图文关系及其复合体)影响了源语文本解读和目的语文本重构。这些策略帮助实施了话语翻译过程中的视角转换、语用充实、信息主位化等语用功能,可被视为文化外译领域中有效的语用新策略。此类研究对数字化时代中华文化外译及其接受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多模态 模态间性  语用翻译 文化外译  策略  

分 类 号:H319.3[外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