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    

Evolution Process,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Realization Paths of After-School Sports Servic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the Policy of“Double Red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曼丽[1] 张吾龙[1] 胡德刚[2] 宗波波[1,3] 王宝森[1,4]

YANG Manli;ZHANG Wulong;HU Degang;ZONG Bobo;WANG Baosen(College of P.E.and Spo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2616,China;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北京102616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4]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体育学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A890034)。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2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法治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发展空间;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时间保障;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需求保障。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健全绩效保障评价机制,探寻课后服务提效增质新举措;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厘清各级管理职能新思路;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践行五育融合新理念。

关 键 词:“双减”政策  中小学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育人

分 类 号:G633.96[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