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东部季风区全新世火历史及其影响因素    

HOLOCENE FIRE HISTO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MONSOON REGION OF EA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庞洋[1] 周斌[1] 徐向春[1] 胡圆峰[1] 周雪航[1]

PANG Yang;ZHOU Bin;XU Xiangchun;HU Yuanfeng;ZHOU Xuehang(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Geochemistry,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Jiangsu)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73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419913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5CB953804)共同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368-3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全新世以来,全球增温、人类活动加剧,使得火演化规律和火机制愈加复杂。系统性地研究全新世火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不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区域火活动机制与气候因子、植物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而且对预测未来火的演化趋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综合对比分析了中国中东部季风区域全新世以来的炭屑/黑碳沉积记录,发现该区域全新世火活动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空间分布上,该区域火活动最活跃期从东北至东南呈现随纬度降低而趋晚的趋势,即东北地区早、中全新世,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的中全新世(分别约为8.0~6.0 ka B.P.、6.0~4.5 ka B.P.),以及南部地区晚全新世(4.0~2.0 ka B.P.)火活动较强;时间序列上,该区域火活动在4.0 ka B.P.前后呈现明显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中国南部地区、黄土高原及东北地区自约4.0 ka B.P.后火活动有明显增强;长江流域该时段前后火活动有所减弱,直至约2.2 ka B.P.前后火活动有所回升。综合分析认为,在中早全新世,不同地区火活动最活跃期主要受控于水热配置影响,但生物量和局域人类活动因素不可忽略;在晚全新世约4.0 ka B.P.前后长江流域火活动因先民伐林活动导致植被覆盖下降而有所抑制,而其他地区约4.0 ka B.P.以来的人类活动对于当地火事件具有增强的影响。此外,通过综合不同沉积环境的炭屑/黑碳记录来反演火历史规律,需要考虑燃料来源、搬运沉积过程以及研究方法差异性的影响。不仅如此,有效区分人为火活动和自然火活动是预测未来增温背景下火活动变化和控制因素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

关 键 词:火活动  元素碳 碳同位素 人类活动  气候控制因素  

分 类 号:P534.632] P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