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Electromyographic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Mot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Plastic Hemipleg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艾峰[1] 邢勇胜[2]

MA Aifeng;XING Yongsheng(The Seco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Organs Directly Under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Henan No.3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郑州450000 [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郑州450000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8020579)。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213-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上下肢痉挛状况[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和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肌电生理指标[H反射H/M max值、表面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FMA评分、CSI评分、上肢痉挛分级、H反射H/M max值、iEMG、RMS及M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H/M值和肌电信号变化,缓解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

关 键 词: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  改良Ashworth量表  临床痉挛指数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