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多重制度逻辑下高校教师人事场域的改革变迁    

University Faculty Personnel Field Under Multi⁃Institutional Logics:Evolution and Refor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思懿[1] 张爽[2]

WANG Siyi;ZHANG Shuang(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1130,China;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Department,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1130,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人事部,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探索——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JBK21RS06)。

年  份:2022

卷  号:24

期  号:2

起止页码:96-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的演进及其当前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师任命制,到改革开放后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再到进入21世纪的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制,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场域中的国家逻辑影响逐步减弱,大学管理逻辑稳步增强,市场逻辑悄然渗透,学术逻辑得到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分类改革和“准聘-长聘制”改革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三种主要形态中,不同类型的制度逻辑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国家和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目标下相互协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国家通过“放管服”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鼓励大学自主探索聘任制改革与岗位分类改革。在绩效、竞争等市场理念的影响下,合同聘用、“非升即走”和聘期考核等规则被广泛采用。通过校内各级学术委员会和同行评议制度,学术逻辑持续发挥作用。未来,我国高校须在兼顾竞争与保障、效率与公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平衡绩效竞争与教师职业安全,转向以学术逻辑为主导、其他制度逻辑良性竞争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关 键 词:多重制度逻辑  高校教师人事场域  高层次人才引进 岗位分类 “准聘-长聘制”  

分 类 号:G64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