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兴奋性和抑制性自反馈压制靠近Hopf分岔的神经电活动比较  ( EI收录)  

Suppression effects of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self-feedbacks on neuronal spiking near Hopf bifur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黎丽[1] 赵志国[2] 古华光[3]

Li Li;Zhao Zhi-Guo;Gu Hua-Guang(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070,China;Department of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China;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70 [2]河南工学院理学部,新乡453003 [3]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上海200092

出  处:《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802085,11872276,1207223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2102021167);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批准号:2021GDASYL-20210103088);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批准号:212102310827);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批准号:21A110008)资助的课题.

年  份:2022

卷  号:71

期  号:5

起止页码:73-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突触输入刺激神经元产生的电活动,在神经编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认为,兴奋性输入增强电活动,抑制性输入压制电活动.本文选取可调节电流衰减速度的突触模型,研究了兴奋性自突触在亚临界Hopf分岔附近压制神经元电活动的反常作用,与抑制性自突触的压制作用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相位响应曲线和相平面分析解释了压制作用的机制.对于单稳的峰放电,快速和中速衰减的兴奋性自突触分别可以诱发频率降低的峰放电和混合振荡(峰放电与阈下振荡的交替),而中速和慢速衰减的抑制性自突触也可以分别诱发频率降低的峰放电和混合振荡.对于与静息共存的峰放电,除上述两种行为外,中速衰减的兴奋性和慢速衰减的抑制性自突触还可以诱发静息.兴奋性和抑制性自突触电流在不同的衰减速度下,分别作用在峰放电的不同相位,才能诱发同类压制行为.结果丰富了兴奋性突触压制电活动反常作用的实例,获得了兴奋性和抑制性自突触压制作用机制的不同,给出了调控神经放电的新手段.

关 键 词:神经放电 自突触  亚临界Hopf  分岔 相位响应曲线  

分 类 号:Q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