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原位成藏理论认识及勘探开发实践 ( EI收录)
In-situ accumulation theory and exploration&development practice of Gulong shale oil in Songliao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Wenyuan;Meng Qian;Feng Zihui;Zhang Jinyou;Wang Rui(Daqing Oilfield Limited Company,Heilongjiang Daqing 163002,China;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hale Oil&Tight Oil Accumulation,Heilongjiang Daqing 163712,China;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Daqing Oilfield Limited Company,Heilongjiang Daqing 163712,China)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2 [2]黑龙江省页岩油成藏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712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21ZZ10);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成藏条件及甜点分布规律研究”(2020ZX05A01)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1
起止页码: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实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勘探突破,开发先导试验取得初步成果,展现了广阔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前景。古龙页岩油为典型的原生源储原位油藏,其源储关系、运移特征、聚集动力、边界条件等成藏特征和流体相态相变机理、微米—纳米级缝孔体系梯次输运机制等渗流特征与致密油、夹层型、混积型页岩油具有明显区别,为实现高效开发,形成了以"箱式开发"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系列,并初见成效。页岩中与黏土矿物共生的层状藻类体生烃后,形成以有机孔为主的孔缝体系,受毛细管力、黏滞力等作用的综合影响,油气分子未发生运移而原地超压保存,形成规模分布、相对独立、具有不同压力系统及流体性质的微米—纳米级含油孔隙集合体,构成原生源储原位油藏。增加人工裂缝复杂程度,使不同压力系统的含油孔隙逐步达到流体启动压力、孔隙内赋存的原油梯次流向裂缝网络,是实现古龙页岩原位油藏开发、油井保持长期稳产的核心。勘探开发实践推动形成了以"有机相+应力级差"为核心的箱体划分技术、以"可动油含量"为核心的黄金靶体优化技术和箱体内"一次布井、多靶叠置、立体交错、整体动用"一体优化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古龙页岩油原位成藏理论认识丰富了传统石油地质理论,必将引领世界原位型页岩油理论发展,将页岩油革命推向新的高度。古龙页岩油的规模效益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 键 词:原位成藏 有机质孔缝 自封闭 箱式开发 复杂缝网体系 资源潜力 古龙页岩油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