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分好“财政蛋糕”:对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和效率的考察    

Rational Allocation of“Fiscal Pie”: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iscal Equaliza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Transfer Paym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郝春虹[1] 王英家[2] 贾晓俊[3] 岳希明[2]

HAO Chun-hong;WANG Ying-jia;JIA Xiao-jun;YUE Xi-ming(School of Economics IMUFE,Neimenggu 010070,China;School of Financ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Beijing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BJTU,Beijing 100044,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3]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转移支付改革与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衔接问题研究”(批准号17BJY175)。

年  份:2021

期  号:12

起止页码:3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考察了1994年之后中国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运用RE指数、基尼系数按收入构成分解、基尼系数路径曲线、非效率指数四种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994年分税制之后,转移支付具有显著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具体而言,无论是用RE指数衡量的总体效应,还是用基尼系数按收入构成分解评价的边际效用,2001年之前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不断增强,其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非效率指数显示,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上的效率表现虽然处于不断改善的趋势中,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具体而言,1996年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上仅实现其潜力(或最大值)的20%左右,即非效率指数值高达80%左右,2017年非效率指数下降到50%左右。非效率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方面之所以表现不佳,既有转移支付大规模地改变了各省份财力水平排序的原因,也有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对落后省份倾斜不足的原因。

关 键 词:转移支付 财力均等化 RE指数  非效率指数  

分 类 号: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