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块链与学术评价体系变革:应用场域及可能贡献    

Blockchain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Application field and possible contrib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金雪涛[1] 许志敏[2,3]

JIN Xuetao;XU Zhimi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edia Education,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P.R.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P.R.China;Journal of Reform,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ongqing 400020,P.R.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北京100024 [2]中国传媒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4 [3]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重庆400020

出  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提升主流媒体融合传播能力研究”(2020ZDZT10);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研究”(20JCB039)。

年  份:2022

卷  号:28

期  号:1

起止页码:129-1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媒介对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发轫、发展于以印刷术为支撑的纸媒环境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学术出版过程中的封闭性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形成尖锐的矛盾,作为学术生产主体的学术共同体权利旁落,出版商成为学术生态体系的中心。区块链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学术场域中,国外已有不少区块链的应用平台。本文以Scienceroot为例,分析私有场域中区块链学术网络平台的特点及弱点。Scienceroot基于科学代币(Science Token,简称ST)运营,集科研协作、资助和出版、学术评价与交易于一体,是基于网络和科研工作者的新型学术生态系统。该系统中,学术评价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去中介,评议专家范围更广、匹配更精准和灵活,作者能够参与其中,评议过程开放透明,评议专家的劳动能够得到确认和激励;二是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成熟的成果也可以仅仅是科学研究议题;三是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内容评价和影响力评价相结合。虽然平台构建了新型的学术生态系统,但是由于该平台由技术企业所创办,因此存在资本逐利性与学术产品公共性之间的矛盾、评议的公正性及学界认可度尚不明确、公有链的运行效率等问题。除了被私有出版主体或技术企业所运用,区块链还可以被公有制大学等学术研究主体所运用,这才是区块链真正价值之所在。在这种场域下,基于区块链的学术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学术共同体的虚拟重构。通过线上学术机构联盟或学科联盟,学术共同体能直接参与学术合作与学术生产,行使学术评议的权利。在这种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共同体占主导地位,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和交流;激励�

关 键 词:区块链 场域 学术评价 学术共同体 学术生态系统 破“五唯”  

分 类 号:C93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C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