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    

LITH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TRIASSIC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童金南[1] 楚道亮[1] 缪雪[1] 舒文超[1] 郭文伟[1] 吴玉样[1] 苏岳[1] 吴奎[1] 纪开宣[1] 俞映月[1]

TONG Jin Nan;CHU Dao Liang;MIAO Xue;SHU Wen Chao;GUO Wen Wei;WU Yu Yang;SU Yue;WU Kui;JI Kai Xuan;YU Ying Yue(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地层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30513);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课题“三叠纪区域地层标准建立”共同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5

期  号:3

起止页码:340-3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PA、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的三叠系海、陆相同时发育,沉积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但其分布和发育很不均衡,总体呈现为"南海北陆、东简西杂、下全上缺"的格局。中国南方(包括青藏高原)海相三叠系的基本生物-年代地层框架中,下三叠统直到上三叠统卡尼阶具有区域对比意义,部分标志甚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中国陆相生物-年代地层框架可作为区域陆相地层对比的参照系。在童金南等(2019)对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三叠纪各区域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显著受控于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沉积古地理分异,前者可作为地层区的划分标志,后者着重作为地层分区界线的参考。据此,本文将中国的三叠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若干地层分区,以各地层分区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为基础,借助各地层区综合生物-年代等地层对比标志,结合区域岩相和沉积相演变趋势的关系,建立各地区岩石地层对比关系。本文的地层-岩相-沉积相对比表,不仅完好地表达了印支运动在中国南、北地块间的演变历程,而且也示踪了青藏高原各构造活动带及其间夹的一系列小地块在三叠纪时期的构造活动状态。最后,论文就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岩石地层也应重视其生物-年代属性。

关 键 词:岩石地层 地层分区 划分与对比  三叠系 中国  

分 类 号:P53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