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ANG Qin;NIU Si-ping;CHEN Yu-dong;YU Jiang-hua(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02,Chin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AEMPC),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马鞍山243002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检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55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QD109);安徽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项目;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1
起止页码:189-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其对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其在陆地环境中,尤其是路面积尘中的相关信息相对有限.本文对马鞍山市雨山区路面积尘的微塑料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域内单位面积路面所积累的微塑料丰度为(18.11±32.36)n·m^(-2),含量为(27.29±72.64)mg·m^(-2);而单位质量积尘中微塑料丰度为(223.00±197.01)n·kg^(-1),含量为(385.23±628.93)mg·kg^(-1).聚合物鉴定结果表明,路面积尘中的微塑料主要为聚丙烯(58.90%)和聚乙烯(30.08%).对比发现商业区单位面积路面的微塑料丰度最高[(78.32±101.24)n·m^(-2)],其次是居住区[(19.81±14.30)n·m^(-2)]、工业区[(10.95±5.54)n·m^(-2)]、郊区[(8.56±8.13)n·m^(-2)]和文教区[(6.99±5.74)n·m^(-2)].意味着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商业区路面积尘的微塑料污染更为严重.从形状来看,路面积尘中的微塑料为薄膜、颗粒、纤维和球型,相应的数量占比分别为66.64%、16.14%、14.13%和3.10%,且绝大多数尺寸在1 000μm以下.本研究还发现单位面积路面的微塑料丰度与积尘负荷显著性正相关(r=0.599,P<0.01)而质量则与积尘负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067,P=0.780).主要是因为积尘和塑料主要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在没有清扫的时候,路面积尘可以持续积累,但对微塑料而言只有存在外来输入的情况下才会有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路面上的微塑料会在车辆等的外力作用下破碎导致其数量增加.
关 键 词:路面积尘 微塑料 城市 空间分布 土地类型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