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Dynamic Monitoring and Driving Forces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Qinba Mountains Based on MODIS Time-Series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建[1,2] 赵牡丹[1,2] 李健波[1,2] 郑春燕[3]

WANG Jian;ZHAO Mudan;LI Jianbo;ZHENG Chunyan(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Shaanxi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Xi 'an 710127, China;School of City and Environment,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Hubei, 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2]陕西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西安710127 [3]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出  处:《山地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284)。

年  份:2021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830-8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现有研究多利用统计数据或者单一指标探讨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状况,但难以揭示研究区内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本文选取2002—2020年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遥感生态指数并探究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综合地理探测器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绿度、热度、湿度以及干度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高于50%,说明基于第一主成分提取的遥感生态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2002—2020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域差异明显,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特征;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存在轻微退化和轻微改善并存现象,其中轻微退化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形较平坦地区,轻微改善主要集中在大巴山和龙门山地区。(3)生态环境质量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均呈现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显著,与气温、降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人为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退耕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区和全区整体水平,说明生态恢复工程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本研究可为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和改善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撑。

关 键 词:遥感生态指数  MODIS 相关性分析  地理探测器  秦巴山区  

分 类 号:K9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