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农牧业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与分区防控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ecological risk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g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聂倩文[1,2] 何理[1,3] 殷闯[1] 唐孟[1] 田沛佩[1,2] 卢宏玮[2]

NIE Qian-wen;HE Li;YIN Chuang;TANG Meng;TIAN Pei-pei;LU Hong-wei(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0,China;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Simulation and Safet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00,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北京1022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00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403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3)。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250-2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农牧业是青藏高原涵盖范围最广的产业,明晰其生态风险对实现青藏高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青藏高原农牧业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以216个县域为评价单元,分析1990—2015年农牧业开发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及其重心转移规律,并结合区域农牧业开发强度实现农牧业生态风险权衡分区。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综合生态风险总体有上升趋势,呈"东部多核聚集、西部零星散列"的分布格局。(2)风险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风险主趋势方向转为西北—东南走向。(3)青藏高原限制开发区面积占比最大为50.84%,其次为发展预警区与自然恢复区,青藏高原整体农牧业开发强度较高,应在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情况下减缓农牧业开发。针对区域特征提出农牧业发展方案,以期为青藏高原地区农牧业开发生态风险防范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指引。

关 键 词:生态风险分析 时空分布  风险重心转移  农牧业风险分区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X322] F32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