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Industrial Overcapacity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秋菊[1] 唐新明[2]

CAO Qiuju;TANG Xinm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3,Guangxi,China;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3,Guangxi,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广西南宁530003 [2]广西财经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中国广西南宁530003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1FJL008);广西财经学院2020年度“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2020C08);广西财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课题。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132-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对其生产环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并测算了省际销售环节的产能利用率,进而得到我国省域工业产能利用率。然后,根据产能过剩指数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出2001—2019年我国省际工业产能过剩指数。主要结论包括:①整体来看,2001—2019年中国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56%,存在轻度产能过剩。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域的产能利用合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且中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域为中度产能过剩,西部地区绝大部省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②从时间上看,我国产能过剩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即产能过剩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缓解。③究其原因,主要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区域资源配置与政策环境差异等。因此,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区域科技发展水平,推进高质量国际投资与区域制造业分工优化相融合与协调发展,以破解我国区域性产能过剩的困境。

关 键 词:工业产能  供给侧产能利用率  需求侧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指数  区域差异  高质量国际投资  

分 类 号:F40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