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硝化细菌群的富集及其去除城镇寡营养河道中氨氮污染的应用    

Enrichment of nitrifying bacteria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removing ammonia nitrogen pollution in an urban oligotrophic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应之悦[1] 翁国永[2,3] 陈建军[4] 许楹[1] 周宁一[1]

YING Zhiyue;WENG Guoyong;CHEN Jianjun;XU Ying;ZHOU Ningy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al Metabolism,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Taizhou Monitoring Station of Urba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of Zhejiang Province,Taizhou 318020,Zhejiang,China;Zhejiang Huangyan District Water Supply Company,Taizhou 318020,Zhejiang,China;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2]浙江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台州监测站,浙江台州318020 [3]浙江黄岩自来水公司,浙江台州318020 [4]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901200)。

年  份:2022

卷  号:49

期  号:1

起止页码:14-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污水排放导致的氨氮超标逐渐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脱氮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脱氮方法主要集中于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其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从而减少水体中氨氮的污染。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而且异养硝化细菌具有生长较快等优势,因此对异养菌的研究多于自养菌。然而现有的异养硝化细菌对有机物含量低的自然河道氨氮的去除率不够理想,尤其是富集来自寡营养河道的菌群对其原位环境中氨氮的去除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富集自然河道中具有硝化功能的菌群并验证其生长情况,检测其菌群结构。研究菌群在人工模拟污水中对氨氮的去除情况,并研究其在自然河道中对氨氮的去除情况。【方法】从自然河道中使用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氨氧化菌群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群的富集,对富集得到的菌群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分析其菌群结构。采用显微计数法检测菌群的生长情况。模拟自然环境,在桶内置入人工污水,并投入氨氧化菌群AOB1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群NOB1,于室温下曝气,检测2种菌群共同作用对氨氮的去除情况。将2种菌群同时投入河道水中,通过对河道水取样,观察2种菌群共同作用下水质及氨氮的变化情况。【结果】富集得到氨氧化菌群AOB1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群NOB1,获得2个菌群的菌群结构:在氨氧化菌群AOB1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群NOB1中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细菌相对丰度最高,分别占99.28%和99.64%;在菌群AOB1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属是Aeromonas(73.00%)和Delftia(9.17%),在菌群NOB1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属是Aeromonas(36.66%)和Pseudomonas(30.82%)。两个菌群均生长良好,以5%接种量进行转接时,菌群AOB1和NOB1分别于2-3 d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5.23×10^(10)个/L和3.63×10^(10)个/L)。菌群

关 键 词:氨氮 硝化细菌群  脱氮

分 类 号:X52] 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