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克氏原螯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d from Procambarus clarki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O Shi-tian;JIAO Hou-qi;LI Qing;LAN Jiang-feng;GU Ze-mao;LIU Xue-qin(College of Fisheries,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P.R.China;Hub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Wuhan 430070,P.R.China;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Aquaculture Education,Wuhan 430070,P.R.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生动物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70 [2]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3]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基 金: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2018ABA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62018YJ022)。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1
起止页码:124-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净化水产养殖环境,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导致的大量死亡,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了克氏原螯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试验。2018年5月从湖北省公安县某养殖场采集到一批患病的克氏原螯虾,解剖后发现病虾的肝胰腺肿大发黄,肠道内无食物,有类似肠炎症状,从肝胰腺中分离出的致病菌经TCBS培养,得到光滑蔓延生长的菌落,呈蓝绿色斗笠状,菌落大小不一。显微观察发现细菌形态为棒状或弧状,长短不一,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形态单一;通过分析其16S rDNA序列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副溶血弧菌并命名为Vp-2,其与弧菌属种类同源性最高,并与菌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 DQ068942.1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利福平、磺胺异恶唑、庆大霉素耐药。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Vp-2的理化特性基本与标准菌株一致。人工回感试验表明,发病克氏原螯虾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类似,解剖发现死亡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肿大发黄,肠道内有炎症现象,并从中分离到该菌。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对克氏原螯虾有致病性,生产中可用氟苯尼考、四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关 键 词:克氏原螯虾 副溶血弧菌 生化特性 药敏特性
分 类 号:S9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