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    

The Building of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in Shanxi-Chaha’er-Hebei Border Region by“Tree-Tree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同乐[1]

Zhang Tongle(Research Center of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CPC,S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 Jiazhuang,Hebei 050024)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  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地位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1JJD710010)。

年  份:2022

期  号:1

起止页码:92-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晋察冀边区经1938-1940年村政建设,广大乡村实现了由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为推进全民族抗战和边区民主建政进程,1941年之后的晋察冀边区村选贯彻了“三三制”思想,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村政建设。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日渐成熟。它适应了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要,适应中国社会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国情,使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代表进入基层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行使议政从政的权利,促进了乡村社会治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民众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村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起了“模型”。

关 键 词:晋察冀边区  “三三制”  村政建设  

分 类 号:F276[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