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耦合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Digital Logistics,Regional Economy and Carbon Environment Governance Coupling--The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晓梅[1] 崔靓[1]

LI Xiao-mei;CUI Liang(Schoo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Huludao 125105,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

出  处:《中国流通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类制度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及技术政策优化”(5207009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战略新兴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测度及高质量发展研究”(L19BJY028);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辽宁绿色产业技术效率困境解构机理研究”(2022LSLYBKT-018)。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1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及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因交通运输排放二氧化碳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如何有效协调三者平衡发展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2018年的数据,构建数字物流、区域经济、碳环境治理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首先测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耦合协调度,其次对耦合协调度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再次以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将人均可支配收入替换为人均GDP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各省耦合协调度集中在[0.2,0.9]之间,地区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且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集聚性;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小。因此,从提高各区域整体协调水平和减小各省协调水平差异来加强数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区域协同机制。具体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其数据库与车辆联网数据库实现共享;进一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本省独有的数字物流发展模式;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要打破地域限制,带动全国各省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的优质协调;地方政府应助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并定期对其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以实现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的优质协调发展。

关 键 词:数字物流 区域经济 碳环境治理  耦合协调度

分 类 号:F25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