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
Progress on Genetic Analysis and Molecular Dissection on Maize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A Ya-jie;GAO Yue-xin;LI Yi-ping;LONG Yan;DONG Zhen-ying;WAN Xiang-yuan(Research Center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Shunde Graduate School,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Zhongzhi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Biosciences,Beijing 100192,China;Beijing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Main Crop Bio-Tech Breeding,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of Bio-Tech Breeding,Beijing Solidwill Sci-Tech Co.Ltd.,Beijing 100192,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德研究生院,北京100083 [2]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北京100192 [3]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100192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6500060);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特殊支持经费(201608)资助项目。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61-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重要育种性状,直接影响植株的养分利用效率及抗倒伏性,进而影响玉米产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属于典型数量性状,目前通过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等方法已挖掘到较多相关遗传位点,通过QTL精细定位及利用突变体克隆了一些调控株高和穗位高关键基因。但是由于各研究组所利用的群体类型和大小、标记类型和密度以及统计方法不同,所鉴定QTL差异较大,单个研究难以揭示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遗传结构。早期QTL定位的结果多以遗传距离来展示,不同时期GWAS研究所使用参考基因组版本不同,这进一步增加了借鉴和利用前人研究结果的难度。首次将目前已鉴定株高和穗位高遗传定位信息统一锚定至玉米自交系B73参考基因组V4版本,构建了株高和穗位高性状定位的一致性图谱,并鉴定出可被多个独立研究定位的热点区间。进一步对已克隆玉米株高和穗位高调控基因进行总结与分类,揭示株高和穗位高性状调控机制,对深度解析株高和穗位高遗传结构、指导基因克隆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化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玉米 株高 穗位高 QTL定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分 类 号:Q819[生物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