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球物理探测卫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地震预测应用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Project plan and research on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satellit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en Xuhui;Huang Jianping;Lin Jian;Luo Zhicai;Le Huijun;Wu Lixin;Zhang Xuemin;Cui Jing(National Institute of Natural Hazards,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hina,Beijing 100085,China;Gravity Center,School of Phys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9,China;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Changsha 410083,China;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36,China)
机构地区:[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100085 [2]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4]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501)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52
期 号:1
起止页码: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地震监测预警和预测预报是当前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所面临的最艰巨的问题之一,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亟待攻克的科学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建设,我国于世纪之交提出了建立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战略发展思路,并希望突破三维地球物理场获取能力瓶颈,发展地球多圈层耦合模型,通过卫星观测获取全球大地震的震例信息,以有效推进地震监测预测科学探索。地球物理卫星探测作为天基平台成为地震立体监测预测科学探索的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2月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卫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ZH1(01)成功发射入轨,并顺利通过在轨测试。针对我国电磁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接近国际并跑状态,重力卫星数据处理尚处于跟踪研究阶段,全球地磁场建模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电离层建模技术达到国际并跑水平的问题,以及多圈层耦合的地球物理场多参量综合分析面临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开展了星载电磁场、电离层数据处理与定标校验技术、星载重力场数据处理技术、全球/区域地球物理场精细建模技术、地球物理场多参量综合分析与地震异常识别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相应算法和模块的研发,建立了全球地球物理场模型和主要地震震例特征库及样本库,构建了卫星地震监测预测应用平台,完成全球及中国强震震例积累,并在川滇地区开展地震监测预测应用示范和震情跟踪检验,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成果体现在:取得新技术3个:(1)高精度三频信标电离层反演技术;(2)VLF电波FDTD传播模型;(3)星载重力梯度数据的精细处理技术。新方法3个:(1)高精度磁场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2)卫星磁场扰动信号提取算法;(3)卫星多参量综合分析方法。新产品3个:(1)全球主磁场模型,成功纳入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IGRF2020.0,为全球�
关 键 词:张衡1号 地球物理探测卫星 地震预测应用 卫星数据处理分析
分 类 号:P315.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