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Qian Minghui;Pan Fei;Qi Yue(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Gansu,China;School of Art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2,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2]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3]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082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文化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模式与机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20XNA043)。
年 份:2021
卷 号:42
期 号:11
起止页码:62-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_E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融合技术、经济和产业于一体,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防控疫情、保障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但在非网民规模巨大的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此次新冠疫情冲击之后,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区域布局,文章主要围绕我国农业农村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农村农业数字经济相关的文献和数据获得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新冠疫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结果]该文在分析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疫情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1)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增量向增质转变;(2)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转变;(3)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转变;(4)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由自由分散经营向规范化与规模化转变。[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建议:(1)保证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水平供给;(2)重视物流配送、商流组织等"软"性要素;(3)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4)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5)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建设。农业农村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克服空间障碍,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使数字经济成为农村农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关 键 词:新冠疫情 农业农村 数字经济 研究分析 对策建议
分 类 号:F32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