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刺鳅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研究    

Study on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astacembelus armat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方园[1] 吴真[1] 曾庆祥[1] 刘斌[1] 钟颖良[1] 王海华[2] 彭进榕[3] 黄雅贞[1] 郭婧[1]

FANG Yuan;WU Zhen;ZENG Qing-xiang;LIU Bin;ZHONG Ying-liang;WANG Hai-hua;PENG Jin-rong;HUANG Ya-zhen;GUO Jing(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anzhou City,Ganzhou 341100,China;Jiangxi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Nanchang 330039,China;Guangzhou Heshenghu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Guangzhou 511300,China)

机构地区:[1]赣州市水产研究所,江西赣州341100 [2]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9 [3]广州市河盛汇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1300

出  处:《江西农业学报》

基  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鄱阳湖区大刺鳅种质资源保护、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研究”(20171ACF60012);赣江大刺鳅苗种繁育与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赣市科发[2019]27号);赣州市2020年柔性引进人才项目“大刺鳅规模化繁育与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年  份:2021

卷  号:33

期  号:12

起止页码:99-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探究大刺鳅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性,选择人工培育的3冬龄大刺鳅作亲本,在28~29℃水温下,分2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 2和地欧酮混合物,2次注射间隔时间12 h,第2次注射后12 h开始人工授精。大刺鳅受精卵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94±0.05)mm。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率为99.20%、受精率为82.77%、孵化率为77.20%、雌鱼平均怀卵量约3036粒/尾;受精卵在水温28~29℃、溶解氧5 mg/L以上、pH值7.2~7.8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胚胎隆起、卵裂期(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多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囊胚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原肠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晚期)、神经胚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器官形成期(肌节出现期、视泡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期等8个阶段22个时期,总历时约50.5 h,总积温约1454.4℃·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52±0.05)mm。

关 键 词:大刺鳅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温度

分 类 号:S9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