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采收期对‘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Harvest Time on Fruit Quality of ‘Fenghuang No.1’ Kiwi fru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双双[1] 贺艳群[1] 徐小彪[1] 贾东峰[1] 陶俊杰[1] 梅奕阳[1] 黄春辉[1]

CHEN Shuangshuang;HE Yanqun;XU Xiaobiao;JIA Dongfeng;TAO Junjie;MEI Yiyang;HUANG Chunhui(College of Agronomy/Kiwifruit Institute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

出  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2BBFL63014);江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5);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9020308487)。

年  份:2021

卷  号:43

期  号:6

起止页码:1259-12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关 键 词:‘奉黄1号’猕猴桃  采收期 主成分分析 果实品质

分 类 号:S66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