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公共生活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基于“撒叶儿嗬”个案的讨论
Coupling Mechanis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Life:A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Case of Sayeer H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Tan Me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100871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集市与武陵走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编号:21CMZ013)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1
期 号:4
起止页码:110-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回归公共生活的重要形式,是调动民众能动性和赋能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在重塑乡村公共生活的时代诉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彼此互动并耦合。"撒叶儿嗬"是清江中游一带土家族聚居区民间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以祭祀仪式、体育竞技和歌舞艺术等多种形态重现于乡村公共生活中,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才培养和秩序重塑的依托之一。一方面,乡村振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物质基础、设施条件、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借助乡村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契机,调适多元主体和多元话语间的矛盾,从而维系公共生活的整体性,并进一步激活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 公共生活 “撒叶儿嗬”
分 类 号:C91[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