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Sport-relat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常媛媛[1] 赵馨[1] 刘耀龙[2]

CHANG Yuan-yuan;ZHAO Xin;LIU Yao-lo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ng 030600,Shanxi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ng 030600,Shanxi 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2]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出  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灾害韧性视角下广布型风险的驱动机制辨析与多尺度风险评估:以山西省为例”(项目编号:71901159);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XTZ015);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年  份:2021

卷  号:44

期  号:11

起止页码:137-1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数理统计方法,探析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79地市(区、盟)253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具有空间聚集的分布态势,形成以河南为中心的高密度核心圈和3个次级密度核心圈及外围三级分布圈。2)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级别和数量的空间分布受到了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区域GDP、城镇化水平、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名城数量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它们之间存在具有统计意义的因果关系。3)基于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和谐的理念,制定和实施针对不同体育非遗主体、民族、宗教和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以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关 键 词:黄河流域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集聚  

分 类 号:G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