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毓蓝[1] 陈小燕[2]

YU Yulan(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0,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江苏苏州215000 [2]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出  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88);2020年姑苏宣传文化人才项目(332112707)。

年  份:2021

卷  号:23

期  号:6

起止页码:22-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建构具有时代紧迫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话语系统的影响,发现自然语言有代替人工语言之趋势,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话语传播模式,数字化知识体系重构了话语内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面临着虚拟交往带来的话语主体异化风险、信息过载带来的优质话语生产困难、互动性带来的主流媒体话语引导权消解等问题。因此,需要建构具备数字思维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主体,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优质话语的数字化生产和传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的“中国特色”价值,从而契合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体系。

关 键 词:数字技术 数字思维  哲学社会科学 话语建构

分 类 号:D25[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