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结构冲击动力学进展(2010-2020)  ( EI收录)  

Progress in structural impact dynamics during 2010−202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同希[1] 朱凌[2] 许骏[3]

YU Tongxi;ZHU Ling;XU Jun(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owloon,Hong Kong,China;Departments of Naval Architecture,Ocean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Ocean and Energy Power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3,Hubei,China;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Charlotte 28223,North Carolina,USA)

机构地区:[1]香港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中国香港九龙 [2]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船舶、海洋与结构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63 [3]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机械工程与工程科学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28223

出  处:《爆炸与冲击》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综述结构冲击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时间区间上聚焦于2010—2020这十来年发表的文献,同时提及在此之前的奠基性工作。在内容上,首先着眼于结构冲击动力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如概念、模型和工具,它们源于和用于结构在爆炸与冲击下的塑性动力响应、失效和重复受载等;也介绍典型薄壁结构件的动力行为,以及运动的物体和结构物对固壁的撞击和反弹。注意到近十多年来由于轻质材料(如多胞材料、3D打印的超材料等)和以它们为芯层的轻质结构的大量涌现,以及对生物材料和仿生结构的极大兴趣,对这些材料和结构的冲击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后半部分。最后指出,在多尺度框架下以更全面的视角研究材料-结构-性能的内在规律,已成为推动冲击动力学继续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新趋势。

关 键 词:结构冲击动力学  爆炸与冲击加载  塑性动力响应 薄壁构件 轻质结构 仿生结构

分 类 号:O3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