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论”的主要意涵及其构建路径    

The Main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Civilization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Theory”in the New Er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福进[1] 孙冲亚[2]

GAO Fujin;SUN Chongya(School of Marxism,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上海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创新重大培育项目“中国红色文化发展史研究”(2019ZDPY0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自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8EKS013)。

年  份:2021

卷  号:29

期  号:6

起止页码:82-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明交流与互鉴是实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向度,是促进异质文明合作、共谋人类幸福的必然选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文明交流互鉴论”的出场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这表现为:在实现对经典世界主义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凝练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话语表达;确证了“文明多样性”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促进文明交流的内驱动力;探索了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多重路径,内在地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他者文明、遵循和合共生理念。

关 键 词:交流与互鉴  新世界主义  命运共同体 和合共生  

分 类 号:D820[政治学类] G1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