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循证医学研究我国成人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blood transfusion in Chinese adults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宏科[1] 雷鹏举[1] 何红英[1] 侯铁塔[1] 习静[1] 温小龙[1] 李一范[1]

LI Hongke;LEI Pengju;HE Hongying;HOU Tieta;XI Jing;WEN Xiaolong;LI Yifan(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Medical College,Pingliang 74400,China)

机构地区:[1]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甘肃平凉744000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17-11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关于我国成人输血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31。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28049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为1190例,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为268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410/24361),主要为过敏反应(43.90%,188/410)和非溶血性发热(40%,164/410)。原发血液性疾病[OR=27.11,95%CI=21.64~33.96,P<0.01]、过敏史[OR=15.52,95%CI=2.20~109.38,P<0.01]、输血史[OR=9.36,95%CI=7.77~11.28,P<0.01]、输血次数>2次[OR=7.06,95%CI=5.64~8.84,P<0.01]、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OR=3.40,95%CI=2.88~4.00,P<0.01]、输注血浆[OR=2.67,95%CI=2.20~3.25,P<0.01]和冷沉淀类[OR=1.43,95%CI=1.21~1.68,P<0.01]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输注血红细胞类/白细胞类/血小板类[OR=0.29,95%CI=0.24~0.35,P<0.01]是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较为稳定。结论按照关联强度,我国成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原发性血液疾病、有过敏史、输血史、输血次数>2次、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及输注血浆及冷沉淀类,而输注红细胞类/白细胞类/血小板类为保护因素。

关 键 词: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分 类 号:R4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