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寿县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Visibility in Shouxian Coun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Hao;SHI Chun’e;YANG Jun;NI Ting(Anhui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Hefei 230031;Shouxian National Climatology Observatory/Huai River Basin Typical Farm Ec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 Field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houxian,Anhui 232200;Key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
机构地区:[1]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2]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安徽省寿县232200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171、41675135;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a0802215。
年 份:2021
卷 号:45
期 号:6
起止页码:1217-12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雾对交通运输有不利影响,尤其是强浓雾。本文利用2019年1月上中旬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应用FM-100型雾滴谱仪测量的雾滴谱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以及能见度与含水量、雾滴数浓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1)随着雾的强度增强,雾中含水量显著增大,大雾、浓雾和强浓雾阶段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0.003 g m;、0.01 g m;和0.09 g m;当含水量大于0.02 g m;出现强浓雾的比例高达95%。(2)雾滴数浓度、雾滴尺度随着雾强度增强而增大,从大雾到浓雾,雾滴数浓度显著增加(增幅67%),而从浓雾到强浓雾,雾滴尺度显著增大,平均直径、平均有效半径分别增加62%、135%;当雾滴有效半径大于4.7μm,出现强浓雾的比例高达95%。(3)强浓雾、浓雾、大雾雾滴数浓度谱分布均为双峰结构,谱分布整体偏向小粒子一端,强浓雾谱型为Deirmendjian分布,浓雾、大雾均为Junge分布;强浓雾的雾水质量浓度谱呈现多峰特征,最大峰值出现在21.5μm处,浓雾雾水质量浓度谱为双峰分布,大雾为单峰型,最大峰值均出现在5μm处。(4)含水量、数浓度与能见度均呈反相关关系,含水量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采用全样本和分段方式建立了四种能见度参数化方案,评估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含水量的能见度分段拟合方案对能见度的估算效果最好。
关 键 词:强浓雾 微物理特征 能见度 参数化 寿县
分 类 号:P42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